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师德底线,规范履职履责行为,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根据学校和学院两级布署,信工学院计算中心于2021年1月17日期末考试结束后,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一次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在这次专题会上,全体教职工系统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关于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南昌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文件精神。
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职工们纷纷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晓“底线”和“红线”,把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中切实践行,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师生服务的贴心人。
一、学习小结
1、敬岗爱业,热爱教育事业。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2、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继续系统深入地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关于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南昌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法律法规文件,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3、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4、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5、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预警预判结果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评价考核之中,畅通学生反映师德师风问题的渠道,在中心设立意见箱;深入课堂,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评奖评优中反馈的意见,让学生的评价意见的结果得到运用;通过相互评课、同行督导、督导检查、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互评监督,互帮互促;严格执行校院两级师德师风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要求。
三、潜在性风险点
1、存在敬业精神不足,安于现状的现象,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
个别教师备课简单化、公式化,教学效果一般,课改开展力度不够,科学研究精神不够,科学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锻炼提高。
2、存在工作不够主动积极的现象。
四、重点关注对象
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将重点关注在师德师风考核中有失德失范行为的教职工。
五、作风建设举措
1、进一个强化学习教育。
通过强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关于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南昌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文件,每位教师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自身差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对照标准自我检查,不断规范。
2、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南昌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3、进一步加强典型引路。师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对于优秀教师在师德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做法体体,我们将积极挖掘和整理,用典型事例来感染、鼓舞更多的教师,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
4、强化创新精神,围绕中心工作和长远发展,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课程改革取得新成效。
5、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全体教师都要认真查找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摆,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总结教训,纠正错误。
南昌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2013-2014 ALL Right Reserved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子邮件:jwchusubn@ncu.edu.cn
技术支持:江西宁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