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科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 | C++程序设计 | |||||||
英文 | C++ Programming | ||||||||
课程编码 | 610GJ005 | 课程大类 | 普通课 | ||||||
课程体系 | 公共基础课 | 课程分类 | 计算机类 | ||||||
学分 | 总学时 单位:学时/周 | 理论 | 实验 学时 | 普通实践学时 | 集中性实践 教学学时 |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2.5 | 54学时 | 24 |
| 30 |
|
| |||
课程负责人 | 姓名 | 工号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学位 | |||
范蔚文 | 90913 | 女 | 1976.8 | 讲师 | 研究生/硕士 | ||||
其他主讲教师 | 周理凤 | 4537 | 男 | 1963.8 | 副教授 | 本科/学士 | |||
徐知海 | 4762 | 男 | 1975.6 | 副教授 | 研究生/硕士 | ||||
胡军 | 90918 | 男 | 1979.7 | 讲师 | 本科/硕士 | ||||
|
|
|
|
|
| ||||
授课方式 | 线下授课 | ||||||||
开课单位 |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 | ||||||||
面向专业 | 全校非计算机学科专业 | ||||||||
先修课程 | 大学计算机 | ||||||||
课程关键词 | 面向对象、类、对象、重载、多态 | ||||||||
二、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 材 | 《C++程序设计》杨长兴等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年 |
参 考 书 | 1、《C++程序设计》谭浩强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C++语言程序设计》郑莉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
参考网站 | ncu.fanya.chaoxing.com |
三、课程目标(含德育目标)
目标1 | 要求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C++语言的编程性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常用算法。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决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 |
目标2 | 系统地掌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大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目标3 |
|
目标4 |
|
目标N |
|
(注:课程目标要兼顾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三方面的目标)
四、本课程培养的能力
学科知识 | 问题分析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创新能力 | 研究能力 | 使用现代工具 | 沟通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国际视野 | 职业规范 | 终身学习能力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选择若干项在下面的空格里打勾“√”)
五、课程简介
中文 简介 | 《C++程序设计》课程是面向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C++是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贯穿始终的程序设计语言,该语言兼有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双重特性,功能强大。本课程向学生讲授必要的C++语言的语法知识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包括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函数、程序结构以及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对象、类、继承与派生、多态性等内容。 |
英文 简介 | C++ programming is a computer science course for non-computer major engineering students. C++ is an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contains both process-oriented and object-oriented characteristics. This course introduce the C++ language grammar knowledge and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esign pattern, including C++ language syntax grammar, data types, data computing, expression, functions, program structure, and object-oriented concept with its methods, including objects, classes, inheritance & derivative, and Polymorphism. |
六、教学内容及其课程目标支撑关系
章节 顺序 | 章节名称 | 课时 | 知识点 | 支撑 关系 |
1 | C++基础知识 | 4 |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C++程序的基本结构 | 目标1、2 |
2 | 运算符、表达式与基本输入输出 | 6 |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基本的输入输出 | 目标1、2 |
3 | 选择结构 | 4 | if语句 、 switch语句 | 目标1、2 |
4 | 循环结构 | 4 | while语句、 do…while语句、for语句以及循环的嵌套 | 目标1、2 |
5 | 函数 | 4 |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 目标1、2 |
6 | 变量存储类别与编译预处理 | 4 | 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期和编译预处理 | 目标1、2 |
7 | 数组 | 4 | 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 目标1、2 |
8 | 指针 | 4 | 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指针与数组 | 目标1、2 |
9 | 自定义数据类型 | 4 | 结构体的定义与使用 | 目标1、2 |
10 | 类与对象 | 4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对象的定义与使用 | 目标1、2 |
11 | 重载与模板 | 4 | 函数重载、运算符重载、函数模板
| 目标1、2 |
12 | 继承与派生 | 4 | 继承与派生的概念、派生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 目标1、2 |
13 | 多态性与虚函数 | 4 | 多态性的概念、虚函数的设计与实现 | 目标1、2 |
七、课程思政目标及其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 目标 | 教学设计 |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为国争光的热情 | 在讲解C++的初步知识这个知识点时,通过介绍C++的发展史,告诉学生中国在程序开发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状,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为国争光的热情。 |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 在讲解简单的C++程序时,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错误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用错,都能导致整个程序无法运行,所以在写程序时一定要认真、严谨。让学生通过在程序设计、调试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引发出严谨、一丝不苟、细心、精益求精的感悟。 |
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 | 在讲解选择结构这一知识点时,通过讲解在程序中利用选择结构可以把程序引到不同的地方,来告诉学生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是如此,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帮忙学生能在今后的人生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
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的更好
| 在讲解指针时,通过指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指向作用的重要性。进而延伸出中国的国情,告诉学生目前中国能取得如此的国际地位,广大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取得的,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的更好。 |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在讲解结构体这一知识时,通过讲解可以把不同的数据类型组合在一起构成结构体,从而引出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在讲解运算符重载时,通过运算符重载的讲解,告诉学生同一个运算符通过重载可以进行不同的运算,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中华民族有很多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 在讲解继承与派生这一知识时,通过对继承与派生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来重复利用原来写好的代码,进而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有很多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映射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
八、课程目标评价方法
(一)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 考核来源 | 合计 | |||||
课堂考勤、纪律 | 作业和实验项目 | 期中考试 | 期末考试 |
|
| ||
知识掌握 | 5 | 5 | 10 | 30 |
|
| 50 |
实践操作能力 | 5 | 5 | 10 | 30 |
|
| 50 |
目标3 |
|
|
|
|
|
|
|
目标4 |
|
|
|
|
|
|
|
目标N |
|
|
|
|
|
|
|
(注:请选择若干考核来源,并在对应的课程目标中填上分数,考核来源可以由随堂测验、期中考试、课堂讨论、课堂报告、文献阅读、小组作业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实验项目、期末考试等中的若干种组成)
(二)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 评分标准 | 合计 | ||||
85-100 (A) | 75-84 (B) | 62-74 (C) | 60-61 (D) | 0-59 (E) | ||
知识掌握 | 10% | 25% | 7.5% | 5% | 2.5% | 50% |
实践操作能力 | 10% | 25% | 7.5% | 5% | 2.5% | 50% |
目标3 |
|
|
|
|
|
|
目标4 |
|
|
|
|
|
|
目标N |
|
|
|
|
|
|
九、审核意见
执笔人 | 范蔚文 | 执笔人联系电话 | 15607918366 |
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审核意见 |
签名: 年 月 日 | ||
论证专家意见 |
签名: 年 月 日 | ||
系审核意见 |
签名: 年 月 日 | ||
学院审核意见 |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1
南昌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2013-2014 ALL Right Reserved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子邮件:jwchusubn@ncu.edu.cn
技术支持:江西宁伟科技有限公司